受惠國家政策 15歲南下大開眼界
圖:尼羅拜爾(右)在廣東一家工廠的生產線上,和一名來自新疆的少數民族工人對話。/受訪者供圖
今日香港头条新闻
圖:尼羅拜爾(右)在廣東一家工廠的生產線上,和一名來自新疆的少數民族工人對話。/受訪者供圖
三年前來港讀書的小羅,今年就要小學畢業了。還記得他剛到香港時,羞澀靦腆,語言不通,特別是零基礎的英文,讓他在中文科之外的課堂上都像是聽天書。好在學校的老師極負責,一邊耐心地幫助他克服語言障礙,一邊抓住一切機會肯定他的優點、幫助他建立「融入」的信心。看着小羅申請中學提交的成績單上,每門科目都是A,我打心眼裏佩服。
娜奧米.巴卡爾(Naomi Bakare) 17歲的巴卡爾至今仍生活在小學時期遭到種族歧視的陰影下。她表示,自從6歲入學開始,白人同學對她的欺凌從未停止。他們故意在她身邊戴上口罩,說她身上有臭味。一個同學曾用尺子割她的手臂,並威脅說要砍掉她的手。最終,巴卡爾不堪忍受,在三年級時轉學。
「如果特首係學校之恥,那我們(這一代的學生)是什麼?」這句話出自一位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母校畢業的千禧後大學生妤妤口中。近日妤妤接受網上頻道訪問時,一吐高中時經歷。她是林鄭母校(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的師妹,在修例風波期間,只因擔心同學而告誡他們「你哋做啲係非法嘅嘢,希望大家不要去,好危險,我哋嘅年紀不適合做政治嘅嘢」,就被惡意標籤為「藍絲」,亦遭受網絡欺凌和校園孤立,並慨嘆母校同學單純因政見便對人肆意欺凌。
圖:阿毛(左二)和老友們在北京相聚。受訪者供圖 四年前,阿毛曾經跟隨學校的交流項目來過一次北京。但當時他的活動範圍僅限於海淀區的幾所大學,天安門、故宮、長城,都沒有機會遊覽。這一次一個人來到北京後,他甚至不想入眠,「北京的夜」也是他想了解的一個側面。
圖:首都師範大學馬同學。受訪者供圖 新的一年,我有三個願望:第一個就是希望疫情早早過去,讓隔離、封閉、檢測這些詞兒統統離我們遠去。我們可以像過去那樣聚在一起討論課業、組織活動,讓一切都重新找回原有的活力。
圖:香港浸會大學的汪同學在深圳接種新冠疫苗大公報記者郭若溪攝 【大公報訊】記者郭若溪深圳報道:深圳的陳同學29日就要赴港讀書,臨行的前一天她為自己接種了新冠疫苗。「按規定,完整的接種需要打兩針,可我沒時間再打第二針。聽說只打一針也能有超90%的預防效果,所以我想為自己加強防護,家人也都很支持我。」
深圳市民 張先生 接種完並沒有異樣,感覺和平常的流感疫苗一樣,已計劃14天後再預約接種第二針。
圖:「同學朋友借錢不還」相信是每位孩子在成長中都會遇過的財務難題,但卻可成為父母幫助孩子建立正確觀念的良機
香港迪士尼樂園不經不覺開業15年,慶祝15歲生日,「奇妙夢想城堡」明日正式開幕,昨日舉行揭幕禮,吸引不少粉絲入園。